深圳灣公路大橋,或稱深港西部通道,連接著深圳蛇口與香港元朗,為中國公路干線網中唯一與香港連接的高速公路大橋,于2007年7月1日通車。該橋是連接深圳與香港兩地的深港西部通道主體工程,是繼羅湖、皇崗和沙頭角之后第4條跨境通道,也是廣東沿江高速公路的咽喉。
橋梁結構
深圳灣大橋全長5,545米,深圳段橋長約2,040米;香港段橋長約3,505米。設計行車時速100公里。全橋總寬度為38.6米,三線雙程行車,設計壽命120年,總投資約9.02億港元。全橋的樁柱共457支,共12對斜拉索,呈不對稱布置,是全中國唯一傾斜的獨塔單索面橋。
大橋的走線呈“S”形,旨在減輕橋身對后海灣水流的影響,而且比直路更能提高司機駕駛的警覺性,景觀亦較佳。斜拉橋港深兩段各有一個橋塔,各拉26條斜拉索,橋塔的設計會輕微傾斜,互仰向對方,象征深港兩地緊密團結。
深圳灣公路大橋是名副其實的“環(huán)保通道”,環(huán)保設計貫穿于諸多細節(jié)。大橋的橋面設計采用吸音、減震、吸塵、自動清污的設計,大橋上采用隔音板、隔音墻;大橋斜拉索為防止飛鳥誤撞,選擇銀灰色;考慮到橋面水流沖下淺灘可能給淺灘生物帶來影響,建設者將采用排水管,集中排入海面以下;深圳側接線工程將采用全封閉下沉式道路,即在現(xiàn)有的東濱路地下挖開窗隧道,貨柜車從深圳“沉地”、“擦邊”直接進入107國道和廣深高速公路;建設消防、通信、噪音控制、結構健康監(jiān)測、路面防滑等系統(tǒng)。
建設進度
2004年6月28日,與香港交界墩——第13墩的完工。
2005年12月19日,31段鋼箱梁制作安裝完成。
2006年1月20日,566片混凝土預制梁的膠拼完工。同時,A、C匝道貫通。
建設意義
深圳灣公路大橋的開通對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深圳灣口岸啟用后,過境旅客可乘搭直通過境巴士、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或出租車使用新口岸過境。在一地兩檢安排下,旅游車乘客在辦理兩地通關手續(xù)時,上下車的次數(shù)由兩次減為一次,每名旅客所需的通關時間可節(jié)省約5至10分鐘。過境車輛的通關更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