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工程設計 > 正文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設計特點
2010-05-21 

1 工程概述

    來賓市紅水河二橋北接興賓北路,南接規(guī)劃興賓南路,是橫跨來賓市區(qū)南北的重要交通干道。主橋上部構造為110m+190m+110m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引橋上部構造為2×4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全橋分左、右幅結構各自獨立,主橋橋墩最高34.5m。該橋正交跨越紅水河,橋位段河流常年水位在6O~71m左右,枯水位一般在53~54m之間。橋位下伏基巖為石炭系馬平組燧石灰?guī)r、硅質灰?guī)r。橋址地處亞熱帶,過渡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帶。年平均氣溫為28.5℃,極端最高氣溫為39.5℃,極端最低氣溫為-3.3℃。

    2 主要技術標準

    (1)道路等級及計算行車速度:城市主干路II級,計算行車速度50km/h。

    (2)荷載:由于主跨為190m,超出了《城市橋梁設計荷載標準》(cJJ 77-98)適用范圍,故采用公路I級荷載。人群:315kN/m2。

    (3)橋寬:2×(0.25m人行道欄桿+2.Om人行道+3.25m非機動車道+7.75m機動車道+O.5m防撞欄桿),橋面寬度為27.5m,雙向4車道,遠期規(guī)劃劃線調整為雙向6車道。

    (4)地震烈度:區(qū)域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s,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當于地震烈度6度,按7度構造設防。

    (5)通航標準:航道等級內河Ⅲ級,雙向通航,有效通航凈寬不小于130m,凈高不小于10m,最高通航水位按10a一遇洪水位。

    (6)橋面縱坡及豎曲線:橋面縱坡3.2%,豎曲線最小半徑5000m 。

    (7)設計基準期100a,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8)防洪標準:按百年一遇設防,H1/100=83.39m。

    3 總體設計

    橋位處于來賓市區(qū),具備相對較好的運輸條件,橋型方案設計過程中,力求體現技術先進可靠、經濟合理適度、施工方便可行、使用安全耐久、人文景觀協(xié)調的原則,并結合初步設計專家評審意見,主橋選擇連續(xù)剛構橋方案,橋跨布置以施工安全可靠為中心,引橋采用一次落架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方案。橋跨布置圖見圖1。
 


 


    4 主橋結構設計

    4.1 箱梁構造設計

    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箱梁,箱梁根部梁高10.5m,跨中梁高3.5m,頂板厚26cm,底板厚從跨中至根部由40cm變化為150cm,腹板從跨中至根部分3段采用50,70,lOOcm三種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按1.5次拋物線變化。箱梁典型斷面見圖2。箱梁頂板橫向寬13.5m,箱底寬7.5m,翼緣懸臂長3m。箱梁0號節(jié)段長15m(包括墩兩側各外伸2m),每個懸澆“T”縱向對稱劃分為21個節(jié)段,梁段數及梁段長從根部至跨中分別為6×3.5m、5×4.0m、10×4.5m,節(jié)段懸澆總長87.5m。懸澆階段最大控制重量2550kN。邊中跨合攏段長均為3m,邊跨現澆段長13.5m。箱梁根部設4道厚0.5m的橫隔板,中跨跨中設1道厚0.6m的橫隔板,梁端橫隔板厚180cm。箱梁采用C60混凝土。
 


 

4.2 箱梁預應力體系
結合結構分析和工程經驗。筆者對主橋上部結構按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采用三項預應力,縱向預應力鋼束分為愎板束(F1-F20)、頂板束(T1-T38)、頂板預留束(TY)、底板束(B1-B20)、合攏段頂板連接束(T39-T42、L)及底板預留束(BY)6類。縱向預應力采用Φj15.24mm的預應力鋼絞線(ASTM、A416-98,標準強度fpk=1860MPa),預應力束布置圖見圖3。
 

圖3 縱向預應力束布置立面圖
 

    橫向預應力采用Φj15.24mm的預應力鋼絞線,BM15~3扁錨體系,設計單根張拉噸位169kN,采用單端張拉方式.豎向預應力鋼筋采用公稱直徑32mm的精軋螺紋粗鋼筋,0號~9號梁段每側腹板各按2根布置,支承端兩側各按3根布置,其余梁段按單根布置。設計張拉噸位543kN。采用梁頂一端張拉方式,相應錨具采用YGM32型??v向預應力束管道采用預埋塑料波紋管成孔,真空輔助壓漿工藝。

    4.3 下部構造

    主橋橋墩墩身采用兩端剛性固接的鋼筋混凝土雙柱式柔性墩,縱向由兩片薄壁墩組成,每片薄壁墩的下段為矩形實心截面,上段為矩形空心截面,橫橋向寬7.5m,順橋向厚2.2m,兩片墩間凈距為6.6m,墩身外側距離11.0m,墩身構造圖見圖4。主墩基礎為擴大基礎,完全嵌固于基巖中,厚度為5m。主引橋間過渡墩為鋼筋混凝土墻式墩、樁基礎,承臺厚3m,樁基為單排樁2根,樁徑2.5m,嵌入微風化基巖2.5m以上。主橋墩身采用C50混凝土,過渡墩墩身采用C30混凝土。
 

圖4 主墩一般構造圖


    5 結構計算

    5.1 主橋縱向受力計算

    主橋施工及運營階段的縱向受力計算采用《橋梁博士V3.03》主算,《公路橋梁結構設計系統(tǒng)GQJS v9.2》校核計算。施工流程為:下部結構施工完成后,在墩旁托架上澆筑0號塊,其余塊件(除合攏段及邊跨現澆段外)均以掛籃懸臂對稱澆筑,并張拉各階段預應力鋼束,直至最大懸臂;然后按先邊跨后中跨的順亭依次合攏;最后進行橋面系施工。按此流程逐階段計算結構各截面內力、應力和位移,每個懸臂的施工包括掛籃就位、梁段澆筑、張拉預應力及掛籃前口等4個子階段。成橋運營計算包括恒裁、活載、支點沉降及口度等工況,按新規(guī)范進行最不利荷載組合。

    計算參數:合攏溫度為15℃,體系升溫22℃,體系降溫18℃,箱梁頂板升溫15℃及地板降溫8.8℃。不均勻沉降按20mm計算。

    計算結果:在最不利荷載組合下,箱梁上緣最小應力為壓應力1.06MPa.箱梁上緣最大應力為壓應力18.4MPa;箱梁下緣最小應力為壓應力1.41MPa,箱梁下緣最大應力為壓應力12.9MPa。計算表明。主梁截面抗裂驗算、抗壓驗算、承載能力強度驗算等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5.2 主橋橫向計算

    箱梁橫向按框架計算,分別取根部、1/4L以及跨中斷面建立計算模型?;钶d按最不利情況分別在頂板跨中和挑臂根部布載計算內力。經計算,橫向預應力采用Φj15.24mm的預應力鋼絞線,BM15-3扁錨體系,設計單根張拉噸位169kN,采用單端張拉方式。

    6 設計特點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連續(xù)剛構橋在我國橋梁界得到推廣,跨徑越來越大。結構體系構造措施日趨合理完善,該橋的主跨跨徑和橋梁長度已在國內同行業(yè)中處于前列。從已建連續(xù)剛構橋使用運營情況來看,病害不時出現。主要是主跨跨中的下?lián)?,以及存在一些裂縫,尤以斜裂縫為普遍,雖然不至于影響結構正常使用,但裂縫的長期存在必將影響結構的耐久性能。筆者根據業(yè)內資料分析,在設計中采取了相應對策:

    (1)適當延長箱梁節(jié)段施工周期以減小混凝土后期徐變。規(guī)定所有預應力施工都應該在箱梁混凝土養(yǎng)護齡期不小于5d進行,每個節(jié)段的完整施工周期為10d。

    (2)增大跨中預拱度的設置。影響梁的撓度因素較多,且有不確定性及長期性,因此收縮、徐變完成按10a考慮。

    (3)正確布置預應力束。尤其是彎起束以確保有效的預應力。該橋設計中從根部到接近跨中都設置了彎起預應力束,且針對布置下彎束和不布置下彎束兩種情況進行了對比計算,計算表明布置了下彎束后可有效減小截面的主拉應力,提高箱梁斜截面的抗剪承載力。

    (4)中跨跨中設置了l道厚0.6m的橫隔板,能有效抵抗底板縱向預應力束產生的徑向力,避免跨中底板產生縱向裂縫。

    來賓紅水河二橋是目前國內市政工程中的特大型連續(xù)剛構橋梁。通過先進的計算分析和有關的課題研究,精心設計,努力創(chuàng)新,使該橋上下部結構尺寸合理、比例協(xié)調,全橋氣勢宏大,莊重沉穩(wěn)又不失輕盈美觀,符合安全、經濟、實用、美觀的原則,現正在施工建設之中。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