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新疆“網絡醫(yī)生”護航高鐵安全
2015-04-18 
        本網訊“滴滴滴”,4月16日,烏魯木齊通信段新客站核心網監(jiān)控中心響起了一陣報警聲,值班員李源快步走到一臺標識為傳輸網管的計算機前查看報警項目,隨后,用鼠標輕點了一下另一臺標識為綜合視頻網計算機中的“石板墩”,千里之外的石坂墩站區(qū)間內通信設備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判斷設備管區(qū)無外物侵入,他拔通電話,發(fā)出了今天第一條現場查看命令。

        新客站核心網監(jiān)控中心主要負責蘭新高鐵管內710公里的通信設施監(jiān)控、調試控制等核心網絡維護工作,被喻為蘭新高鐵的“中樞神經”。工作在這里的14名平均年齡不到31歲的通信工,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高鐵G網(GSM-R高速鐵路專用通信系統(tǒng))“醫(yī)生”。

        “我們提供的通信通道有9000多條,設備是否安全穩(wěn)定,網管監(jiān)控是否到位,這都將直接影響到蘭新高鐵的正常運行,要保障這些‘神經’順暢,‘網絡醫(yī)生’責任重大?!敝行呢撠熑送鹾隀嗾Z重心長地說。

        18臺計算機、一名值班調度員、一名網管監(jiān)測員、一名技術骨干,組成了蘭新高鐵運行最核心的通訊保障體系。每天,身著白色長褂、腳穿藍色鞋套的3名值班“網絡醫(yī)生”,都要通過18臺“醫(yī)療器械”,對高鐵通信通道及相關部件運行情況“望、聞、問、診”:實時查看通信通道不同顯示狀態(tài);根據緊急、重要、次要和一般告警信息,查找“病癥”源頭;針對不同情況直接與現場人員對接核查,確定“病癥”詳情;對數據全面分析,會診“治療”方案;對影響到高鐵行車安全的“病癥”利用夜間“診療”計劃,對“病發(fā)部位”進行“手術”,確?!爸袠猩窠洝睍惩o阻。

        “新設備、高科技,反饋到我們這里有很多問題和‘疑難雜癥’,我們把網絡優(yōu)化和技術攻關作為提升高鐵通信品質的第一步”。王宏權帶領工區(qū)5名技術骨干成立攻關小組,通過查閱技術圖紙、分析網管命令、采集數據分析等措施,重點解決了調度集中指揮系統(tǒng)和車載設備通道保護差的問題,確保調度行車指揮高效通暢;并完成125條網絡管理通道的優(yōu)化、2000多條通道名稱的規(guī)范標注、3000多個視頻監(jiān)控歸類編碼,極大地提高了高鐵通信設備質量和維護效率。

        自蘭新高鐵全線開通以來,“網絡醫(yī)生”共開具各類“處方”1000多個,診治“疑難雜癥”47項,全部“藥到病除”,為蘭新高鐵安全運營發(fā)揮了自己的作用。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