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的原因及對策
2015-07-08
結合灤南縣實際淺談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的原因及對策
灤南縣下轄16個鎮(zhèn)1個街道辦事處,589個行政村。轄區(qū)省級以上公路151.3公里、縣級公路146.2公里,村村通公路1109.4公里,城區(qū)公路37.5公里。截至目前,全縣機動車超過11萬輛,駕駛人13萬余人。平均每年發(fā)生各類交通事故4000余起,并且交通事故有百分之八十發(fā)生在農村。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機動車擁有量急速增長,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因此,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把工作重點向農村道路延伸,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已成為基層交警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下面筆者結合幾年來的工作經驗,淺談一下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的原因及對策。
一、農村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的原因
(一)農民交通安全意識、法制法規(guī)意識淡保主要表現(xiàn)在:行人與機動車搶道、橫過道路不注重安全,駕乘二輪摩托車不戴頭盔,多數(shù)不起牌照,不考駕駛證。低速載貨汽車、農用拖拉機違法載人。另外酒后駕車比較普遍,存有僥幸心理,不注意自己的安全,而只注重不被交警查獲、處罰。
(二)基層交警管理力度薄弱。我縣現(xiàn)有正式交警38名,協(xié)勤人員87名,管理著近1500公里道路,近11萬輛機動車,警力嚴重不足,農村地區(qū)更是鞭長莫及,以致造成農村道路管理不到位、甚至出現(xiàn)漏管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一是宣傳氛圍不濃。農村居民居住分散不易管理,給宣傳工作帶來不便,造成宣傳力度不大;二是交通違法處罰不大。特別是對小四輪、農用三輪、拖拉機、摩托車等車輛無牌無證、違法載人、超員、超速交通違法行為管理不力,安全隱患極大。
(三)管理手段和方法滯后。當前農村道路基本達到縣、鄉(xiāng)村網格布局,但道路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現(xiàn)有違法占道現(xiàn)象嚴重、公路沿線亂設攤點、堆物占道等等。嚴重影響農村公路交通的正常運行。另外,農村道路等級低,而車流量不斷增加,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居高不下。
(四)交通安全設施不夠完善。一是交通信號燈設置不足,甚至鎮(zhèn)級主要路口都沒有設置。二是標志、標線乏。特別是路況標志嚴重短缺。三是缺乏必要的照明設施,極易引發(fā)夜間交通事故。
(五)部分道路通行條件較差。一是日益增長的交通流量與公路的承載能力不相適應。有些公路路面狹窄,通行能力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流量,并且大、中、小型車輛和非機動車、行人混行嚴重,交通結構復雜,交通秩序混亂,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
二、預防農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對策和建議
(一)扎實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活動。各有關部門切實加強“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的實施,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村交通安全長效機制。一方面要加強駕駛員教育管理,強化駕駛員法制教育個責任意識教育。同時交警部門要深入農村適時組織農村駕駛員進行交通法規(guī)教育和安全常識教育,加強本地駕駛員源頭管理。另一方面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宣傳多樣化。利用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制成展板、專題片向村民播放,進一步發(fā)揮交警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主體作用,定期深入轄區(qū)認真開展“五進”宣傳教育。
(二)加大農村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一是加大查處農村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力度。最大限度地講警力向農村道路延伸,加大對農村道路的巡邏管控覆蓋面。對無牌無證機動車刪了個、農用車違法載人、酒后駕駛等嚴重違法行為,必須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依法從嚴處罰一起,始終保持嚴管重罰高壓態(tài)勢。二是加大源頭管理力度。組織專門警力深入農村,對所有機動車駕駛證申領、登記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逐車逐人建立工作臺帳。
(三)推進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進程。完善由地方政府牽頭,交警、安監(jiān)、交通等縣官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交通事故預防機制。交警為主體,其他相關部門各司其責,相互協(xié)調,形成交通管理社會化管理格局。交警部門在對農村道路交通狀況調查的基礎上,形成初步工作意見和方案上報政府,通過政府牽頭聯(lián)合各部門開展相關整治,形成巨大聲勢,同時將交通管理工作分解落實到各相關職能部門。交警部門依法開展農村道路交通管理、監(jiān)督指導、交通事故預防等工作;農機部門嚴格拖拉機管理工作;奇偶阿通部門負責道路建設、管理和維護。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從而形成交通違法依法嚴管、道路安全隱患及時整改、源頭管理責任嚴格落實、安全宣傳廣泛深入,有效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立體化格局。(灤南縣公安交警大隊事故中隊杜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