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讓中國染指其高鐵的玄機
2015-07-24
一年來,盡管中國對印度高鐵項目做足了功課,希望將其收入囊中。但被日本搶占頭籌,中國最終與印度高鐵失之交臂。
印日兩國日前就印度政府高速鐵路構想開展的聯(lián)合事業(yè)性調查得出結論,推薦引進與新干線相同的鐵路系統(tǒng)。
由于工程金額龐大,如何籌措資金成為一大課題。印度政府今后將研究討論資金方案。調查結果已于7月20日提交給印度鐵道部長蘇雷什普拉布。
三年前,印度政府提出了建設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等7條高鐵線路的構想,對法國和中國的高鐵表示了興趣。
關于孟買至艾哈邁達巴德線路,日印兩國于2013年達成開展聯(lián)合調查的協(xié)議。去年9月首腦會談時,安倍晉三首相表示,日方愿意從資金、技術和運營層面提供援助。
實際上,在印日就印度高鐵建設進行磋商之前,中印就進行過磋商。2012年12月,印度與中國簽署了引進中國高鐵技術的備忘錄。
不過,中印雙方雖然簽署了備忘錄,但不等于簽署了協(xié)議,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變故。
果不其然,2014年3月18日,中國與印度在北京舉行第三次戰(zhàn)略經濟對話會議,與上一輪戰(zhàn)略經濟對話不同,這回商定的備忘錄一個字也沒有提到雙方高速鐵路發(fā)展。
印度表示,在研究建設首條高速鐵路線的可能性方面,不準備尋求中國的幫助,這對積極設法打入印度市場的中國高鐵運營企業(yè)是一個打擊。
況且,去年11月,應印方邀請,中國已經派出一個由鐵路部門高級官員組成的小組前往新德里,通過與印度鐵路部門的高級官員進行磋商,為這一提議進行先期準備工作。
中方小組還與印度一些有興趣投資高鐵的私人企業(yè)進行了接觸,談及成立合資公司事宜。
到訪的中方小組的成員表示,像日本一樣,中國也有最新的高鐵技術,而且可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關鍵是,由于中國建設高鐵的成本比日本便宜1/3,即使日本贏得印度高鐵項目,那自身將血本無歸。
臺灣高鐵就是例證。臺灣高鐵項目是日本在海外修建的唯一一條高鐵。這條高鐵2005年5月完工,2007年月12月投入運營,8年多來,現(xiàn)在走投無路,預計今年內將宣布破產。
更多《東張西望》文章
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設成本太高,收入已不夠付貸款利息,年年赤字,累計虧損達15億美元。
然而,印度對此視而不見,最終選擇了日本新干線。這說明,印度對中國一直存在著強烈的戰(zhàn)略猜疑。
印度一方面對中國鐵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感到有壓力,中國的高鐵技術已遠遠把印度拋在腦后,另一方面對從中國引進技術又感到不安。
進一步分析,印度與中國即是鄰國,并存在領土爭端,同時又是競爭對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中印戰(zhàn)爭,印度沒有占到絲毫便宜,于是他們又不得不調整與中國的政策。
特別是二十年來印度出于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不得不發(fā)展與中國的經貿關系,但他們骨子里卻是拒絕,甚至懼怕中國。
這種矛盾的處境,使得印度在處理與中國關系時,難免患得患失。在高鐵合作中就可見一斑。更重要的是,印度還擔心如果高鐵一旦交給中國建設,他們很可能會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屬。
即擔心如果印度陷入中國的魅力攻勢,經濟依存度將會繼續(xù)提高,最終將會發(fā)展為政治從屬。
這也許就是印度不讓中國染指其高鐵的深層次原因。其實,印度已經跟中國就高鐵問題談過數(shù)次,但他們既沒有錢支撐建設,又沒有資源可以跟中國交換,所以資金是其高鐵發(fā)展的最大問題。
因此,如果中印進行高鐵合作,中國將提供大部分資金。這肯定讓印度人不爽。因為印度與中國任何經貿合作都具有政治上的敏感性,他們對中國投資總是心存疑慮。
責任編輯:NONOHan
更多《東張西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