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北京將對機場高速雙井橋等百處堵點進行改造
2015-08-07 
        千龍網北京3月31日訊(記者呂崢)今年,北京將在完成百項疏堵工程的基礎上,改造完成100公里城市慢行系統。記者從31日召開的北京市交通委羊年首場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2015年北京將以軌道交通線為軸,新增萬輛公租自行車,總數將達到5萬輛以上。

        部分環(huán)路、高速路節(jié)點被打通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項目中心副主任王棟介紹,今年全市將完成疏堵工程100項,其中30項被列入市政府實事任務。重點工程包括機場高速五元橋東瓶頸路段拓寬、東三環(huán)雙井橋北(外環(huán))擁堵節(jié)點改造、京哈高速(出京方向)豆各莊完善道路進出口、東五環(huán)平房橋南新增出口、國貿橋下南側公交場站周邊步行通行系統完善等。

        作為首都機場以及順義、懷柔等地區(qū)進入城區(qū)的重要通道,機場高速進京方向車流量達到設計流量的4倍,交通擁堵已成為常態(tài)化。其中又以機場高速和五環(huán)路匝道處擁堵最為突出。在今年的改造中,將充分利用鐵路橋下寬度,壓縮中央隔離帶寬度和兩側路外空間,在進京方向北小河橋北側至進京鐵路橋南側增加一條長約300米的出口減速車道,緩解交通擁堵。

        此外,東三環(huán)雙井橋堵點也是近年群眾反映的焦點。由于雙井橋北三環(huán)主路出入口間距過短,加上公交站點設置的問題,導致該路段車流交織嚴重,影響三環(huán)主路交通,形成常態(tài)化擁堵。今年改造中,將對三環(huán)路雙井橋北原出口封閉,入口調整為出口。在東西兩側輔路各增設一條直行車道,雙井橋路口位置局部拓寬,同時對現有天橋西側延長。

        自2003年起,本市通過采取優(yōu)化平交路口、調整道路出入口、建設公交港灣及站臺、改造過街設施、設置潮汐車道、施劃公交專用道、完善道路附屬設施、清理占路障礙物等措施,共完成了1677項疏堵工程。

        北京再增萬輛公租自行車

        在2014年底已建成4萬輛規(guī)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的基礎上,今年北京公共自行車再新增1萬輛公共自行車,總量達到5萬輛以上。據市交通委運輸局汽車租賃管理處歐陽松壽介紹,新建的公租自行車網點主要以軌道線為軸,覆蓋左右3公里范圍內主要的辦公區(qū)、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小區(qū)。

        自2012年6月本市首批2000輛公共自行車在東城、朝陽兩區(qū)投入試運營以來,經過持續(xù)推進,到2014年底,本市已建成4萬輛規(guī)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遍及東城、西城、朝陽、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平谷等區(qū)域。其中城區(qū)2.05萬輛,站點676個,郊區(qū)縣1.95萬輛,站點584個。

        據統計,目前全市公租自行車辦卡總量28萬張,出行目的以上下班通勤往返為主,工作日使用量為周末假日使用量的2倍,工作日日均使用周轉4.76次,地鐵周邊等熱點區(qū)域日均使用周轉超過15次,租車人平均用車時間20分鐘,平均騎行距離約為2.6公里,全市累計租車2000萬人次。

        南鑼、五道口等地將設慢行系統

        今年,全市將按照“化零為整”的思路,改造完成百余公里的慢行系統。主要針對步道及非機動車道不連續(xù),寬度不足及存在的病害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對路口及非機動車道施劃彩色專用道及標識,提示通行路權,在較寬的路口設置行人過街安全島。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城養(yǎng)中心副主任殷遠飛介紹,東城南鑼鼓巷地區(qū)、西城天橋地區(qū)、海淀五道口地區(qū)、奧運中心區(qū)等將列入今年慢行系統整治重點區(qū)域。

        今年是我市開展慢行系統工程建設的第三年,目前已完成三里河、什剎海等三環(huán)內重點區(qū)域以及地鐵沿線的天壇東路、東單北大街、平安里西大街及工體北路等共454公里市管路的步行自行車系統整治,在官園橋、廣安門橋、平東橋、燕莎橋、長虹橋等11個立交橋下路口增設了彩色自行車專用通行帶。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