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路橋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橋梁檔案
|
技術(shù)學術(shù)
|
圖片故事
|
行業(yè)交流
|
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交通事故有哪些?責任怎么判定?
2015-09-07
看新聞時,我們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事故發(fā)生,什么車又撞了人,什么車和什么車又撞到一起了。那么他們之間的責任是怎么判定的呢?
常見交通事故類型有哪些
(一)城市交通事故類:
直行事故。市區(qū)非主要路口及邊遠郊區(qū),由于沒有安裝紅綠燈,直行車輛發(fā)生事故的概率較大,約占事故總數(shù)30%;
追尾事故。多發(fā)生在遇紅燈急停車時由于前后車距過近而追尾,或雨霧天氣則追尾更為常見,約占事故總數(shù)13%;
超車事故??焖佘囋诔佘嚂r與對面車相撞,或與突然橫穿的行人、騎車人相撞而導致;夜間超車時遇對向車炫目燈光,亦常造成事故;約占事故15%;
左轉(zhuǎn)彎事故。交叉路口左轉(zhuǎn)變時,交織點多,車與車、車與人沖突可能性增大,常引發(fā)事故,約占事故總數(shù)25%;
右轉(zhuǎn)變事故。在巷道的進出口、單位大門的進出口和一些十字路口,是右轉(zhuǎn)彎事故的多發(fā)之處,約占事故總數(shù)20%。
(二)山區(qū)公路交通事故類:
窄道事故。由于公路等級低,加之塌方、損壞失修,多顯路徑狹窄。行駛車輛不減速,會車不禮讓、搶先行,往往導致事故;
彎道事故。行駛彎道,倘車速過快、超載或操作失誤,易造成事故;
坡道事故。行駛坡道,常見車輛前溜或后溜,則往往是超載車輛或“脖車,一旦操作失誤,則事故難免。
(三)干線公路交通事故類:
我國干線公路密布山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旦少劃中心線和快慢分道線,由此引發(fā)常見事故;
會車事故。由于一般車輛均居路中行駛,一旦車速快而會車不注意禮讓,臨近才避躲,則往往不及相相撞;
超車事故。居路中行駛,遷有一方超車,倘措施不及或操作失誤則相撞難免;
停車事故。干線路窄而不隨意停車多,尤其在夜間,一旦停車不開尾燈,或車周邊未安置警醒物,過往車輛則易于停車相碰撞而導致事故。
交通事故責任共分哪幾類
交通事故責任,是指車輛駕駛?cè)藛T、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guī)、規(guī)章的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chǎn)損失所承擔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定。
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
(一)完全由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該違章行為人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二)由于雙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雙方當事人都負有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當或者基本相當?shù)?,雙方負同等責任;
(三)二方或者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負相應的交通事故責任;
(四)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五)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上一篇:
長沙開福區(qū)環(huán)衛(wèi)工佩定位儀遇交通事故可一鍵呼救
下一篇:
地鐵站試水香港TOD嘉禾望崗打造高效交通樞紐
延伸閱讀:
·
廈門集美大橋進島隧道因交通事故滯留
·
南昌蛟橋發(fā)生交通事故
·
潤揚大橋24日因交通事故封閉
·
“6.17”東??绾4髽蛞龢蚪煌ㄊ鹿试虺醪讲槊?/a>
·
申蘇浙皖高速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致7死
·
溫家寶:對中國未來 我充滿信心
·
象治理“酒駕”那樣治理安全隱患
·
杭州灣跨海大橋交通秩序事故環(huán)比降71%
·
濱保高速重特大交通事故致35人死 原因待查
·
天津特大交通事故致死35人 多為唐山大學生
頻道總排行
中國最難隧道:工期5年延至13年 26個月掘156米
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專稿——騰飛篇
臺灣海峽建跨海大橋 規(guī)劃三條路線
李盛霖部長到安全監(jiān)督司看望同志們并指導工作
德夯峽谷彩虹現(xiàn)——記矮寨大橋
武漢白沙洲大橋單雙日限行
“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2016年底前通車
矮寨橋首次采用塔梁分離式懸索橋結(jié)構(gòu)體系
四川: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百年進展與世紀展望之橋梁造型與創(chuàng)意
技術(shù)學術(shù)
·
大跨徑懸索橋幾何非線性分析簡述
·
大跨懸索橋及加勁梁斷面的發(fā)展概況
·
橋懸索橋無抗風纜貓道設計及其施工關鍵技術(shù)
·
斜拉橋風致抖振時域分析
·
混凝土斜拉橋中跨合龍技術(shù)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動力特性實測
·
斜拉橋穩(wěn)定性整體分析
·
斜拉橋非線性影響因素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的施工監(jiān)控
·
矮塔斜拉橋地震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