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高鐵(重慶)段首例移動模架加快工程建設
大橋主墩承臺
航拍建設中的彭溪河多線特大橋
鄭萬高鐵橋隧相連,是我國第一條橋隧比超過90%的復雜險峻山區(qū)高速鐵路。
7月6日,鄭萬高鐵彭溪河多線特大橋施工現場,兩輛輪渡載著混凝土罐車在重慶云陽縣彭溪河上往返穿梭,混凝土運輸車滿載著高標號混凝土運往11號主墩澆筑深水承臺。
經過施工單位中鐵十一局建設者連續(xù)30小時作業(yè),于6日凌晨1點順利完成2250方混凝土澆筑,為全線建成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彭溪河多線特大橋位于重慶市云陽縣黃石鎮(zhèn)境內,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承建,橋長741.6米,共14跨,是一座四線變二線道岔梁+連續(xù)鋼構-拱組合大橋。
其中主跨長度為200米,主墩在長江一級支流彭溪河中,三峽庫區(qū)蓄水時水位為172米至173.3米,枯水期最低水位143.33米,墩位處施工水域標高位134.6米至174.46米,水位落差達30多米,為高樁承臺基礎。
施工中面臨水中墩基礎施工要保證持續(xù)通航、水位無規(guī)律大幅度漲落變化情況下棧橋、圍堰施工及深水樁基施工、斜面無覆蓋層裸巖沖樁等難題。
該橋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之一,為“國內第一深水樁基”橋,施工工藝復雜、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施工組織采用先樁基后圍堰的方式,設計承臺底部由18根大直徑樁基支撐,此次大體積承臺混凝土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該橋深水基礎各方面難題均取得了突破。
據悉,鄭萬高鐵(重慶段)全長184公里,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橋隧比達98.1%,是我國第一條橋隧比超過90%的復雜險峻山區(qū)高速鐵路。
該鐵路建成通車后,將極大地縮短重慶及三峽庫區(qū)與西南、西北、華中、華北等地的時空距離,東進西出,北上廣等發(fā)達城市都將納入重慶市民的一日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