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第十六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首屆詹天佑科學技術發(fā)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鐵首席科學家、中鐵大橋院首席專家高宗余應邀出席。本屆共評選出最高獎3名、創(chuàng)新團隊獎5個、成就獎33名、青年獎60名。其中,由中鐵大橋院牽頭的“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創(chuàng)新團隊”,以及主要參與的“川藏鐵路勘察設計技術標準創(chuàng)新團隊”,雙雙榮獲詹天佑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獎;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萬田保榮獲詹天佑科學技術成就獎;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鄭清剛榮獲詹天佑科學技術青年獎。
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簡稱詹天佑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審查批準登記的科技獎項,是鐵路行業(yè)和軌道交通領域的權威科技獎項,自1993年設立以來,已組織開展了十六屆獎勵活動。
第十六屆詹天佑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獎——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創(chuàng)新團隊
圍繞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建造與運營安全保障開展系統(tǒng)的科技研究,在橋梁建造理論、建造技術和運營安全保障等領域取得多項重大原創(chuàng)性成果。承擔了我國所有高速鐵路長江大橋和跨海大橋及國內外多項重大橋梁工程的建造,保持著高速鐵路、公鐵兩用、斜拉和多塔纜索承重橋梁跨度的世界紀錄;獲國家科技獎8項、國家技術發(fā)明獎2項,國際橋梁獎5項。
第十六屆詹天佑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獎——川藏鐵路勘察設計技術標準創(chuàng)新團隊
聚焦工程重難點問題,科學確定勘察設計方法、設計原則和工程措施,編制完成《川藏鐵路勘察設計暫行規(guī)范》,形成系列技術標準,為推進川藏鐵路規(guī)劃建設提供技術支撐。針對艱險復雜隧道、大跨特殊橋梁及滑坡、泥石流等技術難題,總結形成多項技術總結報告、專項技術標準 和關鍵技術問題與對策措施圖集。
高原鐵路大橋
第十六屆詹天佑科學技術成就獎——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萬田保
長期從事橋梁設計工作,主持設計了合福高鐵銅陵長江大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川藏鐵路大渡河大橋和怒江大橋、江蘇龍?zhí)堕L江大橋等16座大型橋梁,獲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1項省部級科技獎,在多塔懸索橋、大跨斜拉橋設計方面成果卓著。
第十六屆詹天佑科學技術青年獎——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鄭清剛
從事橋梁工程設計,承擔港珠澳大橋、中馬友誼大橋、滬蘇通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的設計研究工作,在復雜環(huán)境跨海橋梁和大跨度公鐵合建橋梁領域實現(xiàn)了計算理論、結構體系、材料研發(fā)等方面的技術突破,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10余項。